背景依据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紧紧抓住“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推动我市制造业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结合我市已出台的“惠十条”“民营经济十条”,市政府制定印发了《惠州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制造业十条”)。

主要内容

  “制造业十条”分十条政策措施,主要从制造业企业提升规模、制造业项目落地要素保障、工业园区建设、强链补链、技术创新、数智化转型、绿色发展、拓展内外市场、人才保障、优化服务等10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第一条措施是从三个层次鼓励制造业企业提升规模。第一是推动制造业企业量质提升,对增加值增速、增加值率及产值规模达到一定水平的工业企业给予奖励。第二是扶小壮大,除“新升规”工业企业获得奖励外,对产值规模较大的“新升规”企业追加奖励。第三是鼓励和支持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在惠分支机构转独立法人。

  第二条措施是强化制造业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在砂、石、砼等原材料及用地等方面,对工业项目落地建设、园区建设给予政策支持。特别是对重大制造业项目落地,给予用地、用海、用林、用能、人才服务等政策倾斜。

  第三条措施是推动工业园区高水平建设。在落实《惠州市实施工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惠市工信〔2020〕118号)、《推动工业园区项目快速落地实施方案》(惠市工信〔2020〕276号)等政策的基础上,从园区配套、产业导向、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强调工业园区的创建工作,并定期对7个千亿级工业园区质量发展水平开展评价和通报。

  第四条措施是推动制造业强链补链。从招引产业项目、巩固提升现有产业等角度强链补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并参照“省制造业投资十条”,对重大制造业项目给予“一企一策”支持。

  第五条措施是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在设立重点实验室、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对制造业企业予以奖励支持。

  第六条是推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为更好符合现有评定标准及产业发展需要,本政策对“惠十条”原有奖励条件作进一步优化完善:1.对工业企业技改政策的奖励门槛作了调整,将原政策的固定资产投资超500万元调低至300万元,企业受惠面更广。2.将省集群内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奖补比例提升至最高80%,奖补金额最高50万元(普通工业企业分别60%、20万元)。3.对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的奖励条件增加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应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4.在“惠十条”企业品牌奖励基础上拓展了奖励范围,增加了“服务型制造、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项目或企业”的奖励。

  第七条是支持制造业绿色发展。1.从资金奖励、绿色信贷等鼓励性措施,支持企业提升能效水平。2.从节能考核、列入重点控制产能等约束性措施,倒逼企业节能降耗。

  第八条是推动企业拓展内外市场。从内销外销、线上线下等方面推动制造业企业开拓市场,并在通关、物流等方面完善外贸综合服务。

  第九条是优化产业人才发展环境。在资金补贴、人才安置、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产业人才政策支持。

  第十条是优化制造业企业服务。在服务平台、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提升企业服务水平。